找到相关内容22251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

    成佛,究竟自在,如实安乐,种种妙用亦不从外来,为本自具足故”。,洪州禅、临济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心是道”的具体修行方法。所谓“无心”,并不是全无意识、思想,而是本心清明,对内境外相不起执著,“...

    刘立夫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295193.html
  • 大慧宗杲“话头禅”理路钩沉——以《大慧书》为线索

    后,就要直面具体的参禅方法。宗杲在信函中,对诸等学人的指导,既有回心规劝,也有原则基础;既有针对性的特殊禅法,也有一般性的通法,更有诸多深细实用智巧的行门。轻重缓急,繁约详略,各有侧重,并显山特色和...

    袁经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395194.html
  • 南岳佛教1995至2008年年鉴

    玛瑙、翡翠、琥珀等珠宝玉器陪同供奉。单先生肯定的三点,并认为地点是埋在高山古寺旁,南北朝佛教兴隆,与南岳的历史记载相吻合,舍利子不能用文物鉴定的方法去辨别,更不能用货币价值来衡量,作为宗教徒,信仰是真诚...的高僧大德们强调,禅宗的实践方法是所有宗派中最简单,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但“明心见性”之后,还应广泛参阅祖师灯录,抉择见地,同时依教修行,使烦恼净尽,做到行解相应,方可出世...

    周可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4195609.html
  • 法界缘起论

    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摆脱痛苦的途径、方法和境界,从而建构了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既表现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佛陀创教的根本精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佛教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各派基于...隋唐佛教宗派中出现较晚,因而其判教有可能在批判总结之前的判教学说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更成熟的判教思想。如法藏的“五教十宗”的判教思想试图用逻辑的方法来贯通佛教的各家异说,把佛教理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由小...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5195628.html
  • 法相唯识学

    理的五个层次的观想方法,谓通过这五重观法即能认识“唯识性”,达到“转依”的目标。“五重唯识观”又作“五重唯识”,以诸法皆由观识转变而来,持此观法,可将唯识体之浅深粗细次第分为五重故。窥基在《大乘法...作了精细的分析和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玄奘传人的因明,经他和他的弟子窥基等人的阐扬而形成了许多区别于印度旧说的新特点。法相唯识宗应用因明而使他们本宗的学说得到了更好的宣扬,但因明的方法对当时一般...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795791.html
  •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洪修平 陈红兵   中国佛学渊源于印度佛学而演变发展于自身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佛学既保持了印度佛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精神,人文精神即是其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人和人生问题的关注,表现出面向现实社会人生的一种人世关怀。印度佛学本质上是一种讲求出世的人生哲学,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096044.html
  • 拈花微笑”公案析

    不可知、不可触摸,也就无法以语言文字表达清楚,是为无法解决之难关。唯一的方法就是——   由人引入神,由凡引入圣。   由显引入密,由有引入无。   二法不相离,相离便成迷,   二法两相合,不合...

    卢守中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335996374.html
  • 玄奘——饮誉天竺 留芳华夏

    弘扬佛法就会受到阻碍。又承蒙圣上在大慈恩寺中发慈悲之心,建造了壮丽辉煌的寺院。要赞美这种德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刻写在碑上,使之流传后代。现在二公相问,我想如果做了这二件事,就会流芳于古今了。”二人答应了...

    佚名

    |高僧|玄奘|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00322997106.html
  •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七)

    怎么破我见呢?那就要观察他的境。我见是一种虚妄的见,观他的境,境破掉了,我见就被破除。所以最初的关键是用正理观察有没有我,能以正理非常肯定地破掉我,我见才会被破除。   所以,怎么破我执?方法就是...

    益西彭措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http://www.fjdh.cn/wumin/2014/03/104725325700.html
  •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八)

    ,就是佛成道时三叹“奇哉”的知见,就是究竟实相。   与会的大菩萨转正法轮救度众生,就是要显示这个“真实之际”。至于教授的方法,那是因才施教、因人而异...

    益西彭措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http://www.fjdh.cn/wumin/2014/03/100425325690.html